学霸作业 | 知识付费领域:得到竞品分析报告

本篇是腾讯课堂&起点学院联合开设的“90天产品经理实战班”9期第1组@雄鹰小组 的第1份作业,这次他们以“得到”为基础,完成了这份竞品分析报告。

1.市场分析

1.1 行业背景

2016年是知识付费最火爆的一年,截至2017年4月的数据显示,每个付费知识平台的用户仍在稳步的增长,无论是ios端的appstore还是android端的各种应用市场,知识付费的app的下载量、app的迭代速度以及app的评论数量,知识付费app的火爆程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对自身素质的提升都上升到了一个高度。各个付费知识平台也积极的引入各式内容来吸引用户,最终能留住用户还是得看知识的丰富程度,让我们期待各个付费知识平台吧,相信会有更精彩的内容等着我们。

1.1.1宏观分析(PEST)

在信息垃圾暴涨的网络环境中,知识付费的火爆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这必然结果的出现我们可以从下边的分析中看出一些重要信息。

1.1.2竞争态势

1.1.2.1供应商-议价能力

供应商没有议价能力,得到的专栏订阅统一定价199/年,专栏文章每52周平均发布 156篇~260篇之间,也就是说平均每篇0.76元~1.27元,和纸质阅读的成本几乎没有变化。作为消费者来说,消费并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对于供应商来说,也就是对于专栏作者来说,平台和作者分成,会有比较可观的收入。

1.1.2.2购买者-议价能力

知识也是一种产品,高品质或者高服务的知识产品它的的购买者主要是有知识需求的个体消费者,这部分群体对知识的议价能力是否会购买,虽然购买者的比例比较少,但是会持续购买,购买能力较强。

1.1.2.3潜在进入者-潜在的竞争力

对于知识付费平台来说,无论到什么时候决定成败的关键都是在知识内容。现在的社会发展十分迅速,新兴行业、新兴职位比较多,对知识的需求也在更新变化。如果在某种知识或者某一类知识需求达到一个饥饿点,新进入的付费知识平台可能会根据需求点退出大量付费知识分享,可能会对已有的知识平台产生冲击

1.1.2.4替代竞品的威胁以及行业竞争者的威胁

知识付费平台发展迅速,在于让用户高效的寻找到高品质,高品质的知识仍然是各个商家的重点,其次在于APP或者公众号使用是否高效,这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各大APP厂家抢占市场的制胜手段。

1.2 市场现状

1.2.1. 市场规模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在这一年,知乎、果壳(在行分答)、喜马拉雅FM、得到及其他知识付费平台相继出现,知识付费的用户迅速增长,知识付费产品面临井喷。2016年,有知识付费意愿的用户暴涨了 3 倍,知识付费用户达到近 5000 万人(根据各大知识付费平台的运营状况及果壳网、企鹅智库、极光大数据等多项报告估算),截止到2017年3月,用户知识付费(不包括在线教育)可估算的总体经济规模为 100 – 150 亿左右。2017年,随着用户需求提升、市场下沉及产业链拓展,这一数字将有望达到 300 – 500 亿元,知识付费也因此成为了新一个“风口”。

1.2.2. 市场阶段

总体上讲,知识付费经历了早期的雏形期(2013年前),重新起步(2013-2016),到达了现在的发展期(2016年后)。

早期知识付费的产业化步履维艰,其最主要的直接原因是:用户缺乏付费意愿。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版权保护不力,尤其是跨平台版权保护不力;用户对内容付费没有形成心理习惯,且支付手段非常繁琐;缺乏内容平台的筛选、查询及整体服务,无法吸引专业人士入驻,造成用户整体体验低下。因此除了在线教育以外,其他知识付费都发展缓慢。

2013年到2016年,知识付费产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体上说有三个原因:移动端内容及移动支付的普及、打赏制度的出现和自媒体的发展。微信公众平台在 2013 年迅速普及,改变了中国网民的阅读模式。而同样是 2013 年,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 12197.4 亿,同比增速 707.0 %。移动支付给予了多数人最直接的支付方式,这是以往用户进行类似交易的痛点之一。

2016年年中,以分答、知乎Live、值乎、喜马拉雅FM等为代表的新一批知识付费平台上线,知识付费的体系逐渐正规化,用户群迅速扩大。知识付费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阶段。但同时知识付费也面临着不少挑战。除了适应移动化的消费方式造成的知识碎片化问题以外,还存在知识付费体验差、缺乏内容评价体系和筛选体系、复购意愿不高等问题。

1.3 个体分析

1.3.1 商业画布

下述内容为商业画布九问:

1.3.2 SWOT分析

优势 (STRENGTH):

1. 基础条件成熟,推动知识付费时代发展

移动互联网让垂直化服务和个性化需求成为可能,加之以知乎为代表性的在线知识型社区多年的运营沉淀,知识付费在知识共享、网生内容、社群电商以及移动音频、移动直播等风口产业交织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移动支付的普及,人们为知识付费的观念越来越普及,而且已有的知识付费运行数据良好,比如知乎live, 分答,喜马拉雅FM。付费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也利于用户进行高效的信息筛选,这两个条件不断形成完善的交易市场和生态。

2. 得到内容的生产机制和生产基础

得到的内容生产机制是深度参与内容制作过程,每一个订阅作者都配了一个专门的编辑对接,而这些编辑都是原来《新周刊》、《三联》、《新京报》、《经济观察报》、央视等等这种媒体的资深编辑。

3. 成功的产品设计

在得到,每一个创作者来得到之前,他们都要跟这个人进行很深入的沟通,可能前期就要两三个月。两三个月不断的修改产品,你先给我出想法出demo,我们再来内测提修改建议,我们一起探讨要把这个内容做成什么形式什么内容,然后还要组织订阅者聚会、研讨、组建学习小组、参与建议、线下聚会等。不是说随便邀请个大V来开一个专栏然后就没了。

4. 客观公正的公司机制

罗辑思维的公司机制比较客观和公正,没有领导一言堂这样的气氛,也不会拍马屁。在这样的氛围下,员工士气很受鼓励,激发创新热情。

劣势 (WEAKNESS):

1. 音频类产品相较于文字类产品而言,对知识生产者的要求更高(包括录制音频的技术手段);

2. 碎片化,便利性和传播深层次的知识内容难以兼容(例如音频类产品如果要求读者做笔记,就无法做到伴随性);

3. 音频内容无法控制内容阅读速度,必须全部听完,对用户来说效率不高。

机会(OPPORTUNITY):

1. 互联网造就了一个巨大的内容消费场

中国一个典型网民的行为特征是,他平均每天要在互联网上待上3.78个小时(根据CNNIC最新数据),中国有7.31亿手机网民,他们每天在网上要花27.6亿个小时。这27.6亿个小时中,除了交易和社交外,其余都可以算得上消费内容的时间。

2. 在线知识付费时代的来临

2016年的调查中,付费用户比例剧增。70%的学习者在2016年为在线学习付过费,这一数字在2015年仅为26%。

威胁(THREATS):

1. 内容筛选及推广机制缺乏

知识付费的内容较在线教育而言,缺乏标准化的评价体系。相较于一般的内容变现,它的效果更为长期,且用户很难在付费之前对内容进行评价和了解,因此设置合理的内容筛选和推广机制就成为了新的问题。随着知识付费内容不断增多,这一问题将越发尖锐。

2. 长期用户吸引力差,复购率不强

知识付费是一种学习,而学习是痛苦的过程。尽管在产品设计上已经较在线教育更加自由,但用户使用知识付费产品仍然要花费相当的精力。除此之外,对于大多数知识付费产品,用户的行为较为单一(阅读或偶尔评论)、互动性差,这些都制约了知识付费平台对用户的长期吸引力。

3. 内容同质化

知识付费的内容多样性实际上仍然偏同质化。例如,尽管强调认知盈余的长尾特征,但是知识付费领域已经形成了某些热门的知识领域,例如时间管理类、文书写作类、投资理财类等等。这些热门的知识领域较易变现且受欢迎,因此容易获得较多人的关注,也容易成为平台重点推荐的对象。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些知识内容更多是技能性的培训,标准化程度高,因此内容大多雷同,这不得不令人怀疑,当用户对这些类似内容已经熟悉之后,知识付费是否还能维持长期的吸引力。

4. 政策监管风险

政策是中国互联网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力量。知识付费作为涉及媒介、教育的内容领域,受到严格的监管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在正面看来,这可以打击盗版现象,理顺知识生产者和消费者、平台三方的经济关系;但另一方面,知识付费未来也可能会有一系列的政策规制,例如,部分分享内容需要经过审批和备案;严格规范化知识分享者的主体身份,部分知识分享者可能需要持证上岗;知识分享的收入将会按照一定的比例付税……这些都会对未来的知识付费领域造成影响。

另外,职场学习者逐年上涨,2016年已与在校生比例接近1:1。其中,互联网从业者首度超过教育科研从业者,成为最热爱学习行业。工作三年以下学习热情最高,令人惊讶的是,工作八年以上的学习者对在线学习热情同样高涨(见下图)。

总体上看,知识付费受众的核心是大中城市刚进入职场,与互联网、教育相关的新就业人群,知识付费主要动机是希望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和发展业余爱好。除此之外,包括法律、理财、健康问题等关于个人健康和财产重要决策等领域,也是重要的知识付费领域。

2.确定竞品

2.1产品分析

截止17年6月,喜马拉雅FM针对知识付费推出的“付费会员”,已经招募了221万名会员。同时官方公布,目前其付费用户2017年以来,月均ARPU值超过了90元,这对整个知识付费行业来说无疑又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以上是Questmoblie近期发布的《移动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这里不分析腾讯课堂,喜马拉雅FM、知乎、得到、分答整体都处于高速增长态势,其中喜马拉雅FM月活第一,大概是第二名知乎的三倍。由此也同样可以看出知识付费行业整体增长,而大平台优势尽显。

2.2确定竞品

2.2.1垂类知识内容比较

喜马拉雅FM:其本身就是做UGC内容起家,在各个垂类运营都有丰富经验,而这一经验也被迁移到付费内容上;
而在价格的定位上,喜马拉雅FM覆盖0.1元到199元,属于全品类覆盖。

知乎:知乎live依靠明星打造爆款内容,吸引用户购买。一堂live课程定价10-30元的策略,正是针对自身优势所定制的差异化策略,吸引用户可以更低成本的购买各种垂类课程。

得到:得到以独家解读版电子书(文字+音频)的形式,来切入垂类知识内容的运营,涉及历史、心理、亲子、科学等各个方面,也是一种差异化竞争策略。

分答:在二次上线之后,APP也极为醒目的给出用户提问的方向,围绕健康、职场、科普三大领域,此后又逐渐加入了法律、育儿、心理的门类。

2.2.2大数据精准推荐比较

喜马拉雅FM:喜马拉雅FM就已经在做智能推送,在“猜你喜欢”功能下,为用户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而目前喜马拉雅FM也已经将大量的付费内容整合到该功能中,帮助用户决策。

知乎:“猜你喜欢”功能,为用户推荐出其可能感兴趣的live课程。而知乎也有着用户各种搜索、浏览的数据记录优势,可以为用户实现更精准的。

得到:“随时听”这个智能推荐功能,根据用户数据喜好,来为用户提供其已经购买过的尚未听过的内容,包括专栏音频、电子书等等,用来提升用户留存时间。得到也会通过“猜你喜欢”功能,来为用户推荐各种垂类电子书。

分答:分答目前并没有智能推荐的功能

2.2.3 会员制度比较

喜马拉雅FM:喜马拉雅FM会员月定价为18元,年费会员为188元,与视频网站的会员价格相似,当前国内用户对视频付费已有了习惯,在价格上也也已经接受这样的定位,去年全网7500万的视频付费用户数量,也给音频付费会员的增长带来很大的空间。

知乎:暂无会员制度

得到:得到其实是会员制度的第一个吃螃蟹者,在其“每天听本书”中,就会用户提供全年会员购买功能,所有购买该功能的用户,可以每天免费收听新上架的解读版电子书。而除了年会员之外,用户还可以按月打包购买,只不过36元的月费,以及365元的年费相比于喜马拉雅FM显得有些高。

分答:目前处于数据沉淀阶段

由上述三点可以看出,喜马拉雅FM,知乎,得到以及分答,在知识付费平台中扮演领头羊角色,目前所实现的功能都可以让用户得到更好地知识分享,另外从知识付费内容的差异化,我们可以选择喜马拉雅FM以及分答作为得到的竞品,来进行竞品分析。

3.竞品分析

3.1产品概述

3.1.1产品定位

3.1.2 问卷调查

本部分问卷调查数据,均来自于网络。

伴随着知识付费风口的到来,MOOC学院邀请了传统视频课程学习平台优达学城(Udacity)、学堂在线、极客学院、智课网,更联合了在行、分答、喜马拉雅FM、千聊等知识共享领域头部产品,共同发布调查问卷,获得了不同类型学习者样本。

在所有受调查的付费学习者中,花钱购买视频课程的学习者最多,购买课程证书的最少,只有11.17%学习者乐于为在线学习证明买单。对于大多数学习者,兴趣爱好和职业技能是选择在线学习的主要原因。

提高学习成绩及通过考试这类传统学习方式催生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下或不适用,即使在学生群体中仍不是重要因素(见下图)。

当学习者需要为获取知识付费时,选择会更加理性谨慎,“有用”的知识才是吸引消费的主要方向。更多的人把钱花在职业技能和自我提升上,消遣学习消费相对更少,大量兴趣驱动型的学习者,并不为自己的爱好买单。选择付费学习内容时,“是否有用”是优先级最高的决策因素,粉丝效应和口碑推荐反而排位靠后。

在知识消费金额上,半数学习者过去一年的消费集中在300元以下。陆续进入而立之年、有更强消费能力的80后,是付费学习的主力军。

3.1.3 用户画像

我们综合了来自企鹅智酷、易观、极光大数据、果壳及多家知识付费平台的用户数据和其他报告,综合形成如下认识:

从基本统计上看,根据果壳网《2016 知识青年付费报告》,关于知识付费,最大的用户群体是 90 后、就业 3 年内、从事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的青年人群。他们对于工作尚不熟练,且离开学校时间不久,学习动机和能力均比较强烈。极光大数据支持了这一观点,知识付费 APP 用户年龄以20~24岁为主(得到的用户中20~24岁占比为47.6%,知乎为53.1%,分答上则为50.2%)。但获取知识的兴趣和需求并不会因为年龄增加而衰减,例如就业年限在8年以上的知识付费用户同样占到了23%。对于年龄较大的用户,重要的不是没有知识需求,而是缺乏互联网的使用习惯。根据企鹅智酷数据发现,70后的调查者有4成感到获取知识 “ 无从入手 ” 。这些成熟用户的市场,应当是知识付费的下一个契机。

动机上看,企鹅智酷的数据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收入成正比,而绝大多数的用户获取知识内容的动机仍然是功利性的。“ 能提高工作效率或收入的知识和经验 ” 和 “ 职业与学业的发展建议 ” 最高,达到将近四成的付费意愿(果壳网调查则高达63.32%),而艾媒报告则指出,专业知识是用户付费意愿最强的领域,达到36.3%,但除了工作之外,对于业余爱好和个人兴趣也有一定的付费意愿。在果壳网的调查中,有42.19%的在线学习者会为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付费。企鹅智酷则有31.5%。总体上看,尽管情感类、心理类是热门内容,但是用户付费意愿并不高。在艾媒调查中,选择在健康心理相关领域付费的用户仅为9.1%,企鹅智酷的结果也只有17.3%。

而对于影响用户付费意愿的其他因素,知识提供者的知识背景、经验和开课方的品牌背书是两个重要因素,其他用户的评价反而并不重要。企鹅智库发现,从消费者对于内容提供主体的偏好来看,48%的人没有特别偏好,会根据付费内容和价格进行权衡;而在剩下的人中,32%的用户会更看重知名权威的教育机构、24%的用户会看重专家/大V。果壳网调查发现,用户最重要的影响因子除了内容是否实用及感兴趣之外,是内容作者是否具有足够的经验和相关背景(40.94%),以及学习平台是否可靠(32.44%)。

总体看来,性别的影响因素不大。企鹅智库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偏好医疗健康建议和个性化定制方案,愿意为业余兴趣爱好内容投入金钱的男性比例则高于女性。

总体上看,知识付费受众的核心是大中城市刚进入职场,与互联网、教育相关的新就业人群,知识付费主要动机是希望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和发展业余爱好。除此之外,包括法律、理财、健康问题等关于个人健康和财产重要决策等领域,也是重要的知识付费领域。

3.2产品功能

3.2.1 功能设计和技术

3.2.2产品结构对比

3.2.2.1得到:

得到APP是一款大咖分享知识精髓,以音频形式传递给用户,以比较少的时间,快速得到我们需要的知识。节目形式有免费专区和专栏订阅,免费专栏产品相对来说较少,目前有老罗和李翔,建议在多增加一些免费的专栏,吸引更多的用户进来。

打开主界面第一层级功能是“发现” 、“今日学习”、“随时听”、“已购”、“我的”,主要功能服务集中在“发现”,二级菜单“电子书”、“每天听本书”、“商城”、“系列”、“免费专区”、“专栏订阅”等。

建议:

1、 “电子书”应该与“每天听本书”、“免费专区”一样,最好也提供一些免费类的电子书籍,供用户观看、下载、分享等。

2、得到是一款分享大咖只是精髓为核心的一款音频类产品,商城里面有纸质书、好物精选、课程、礼品卡。

• 纸质书、好物精选:

类似淘宝京东买东西,“课程”是一些行业内大咖线下的一些课程培训/分享。

• 礼品卡:

礼品卡,可以购买来赠送朋友,或者自己使用,自己使用的话价格与专栏订阅的价格是一致的,所以这里考虑购买来赠送朋友居多,但是在此处放置入口比较深,很难发现有这个产品,建议可以放在订阅专栏页面一起展示,简化了用户购买礼品卡的入口,同时可以更好的促进用户购买欲。

3.2.2.2喜马拉雅FM:

喜马拉雅FM:打开界面主要由“首页”“订阅”“发现”“我的”第一层级功能,其中主要功能服务集中在”首页”,这个我的功能的服务品类繁多,几乎占领整个APP的80%。“首页”的展开主要又有“热门”“分类”“精品”“直播”“广播”而“热门”又是同层功能的大类。

喜马拉雅FM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内容非常全面,服务品类也非常多,原本用户选择移动电台是打磨碎片化时间,当产品品类繁多后,会不会又给用户带来了困扰,是不是应该考虑为产品减负。

3.2.2.3分答:

分答APP是一款知识付费语音问答应用,当遇到健康、职场、科普等各领域的问题,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专业化、针对性的语音回答。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各领域大咖专家随时随地出谋划策,答疑解惑。

3.3 交互和体验

3.3.1启动页

以上3个页面从左至右分别是:得到、喜马拉雅FM、分答三款产品的启动页面,都采用slogan+logo的形式且主色调均采用logo色调展现,给用户一种品牌效应,简约而不简单。

3.3.2核心页面

【交互】

“喜马拉雅FM”界面是顶部和下端都有导航栏,而“得到”和“分答”的导航栏主要在底部。

“得到”二级导航“电子书”“每天听本书”“商城”“系列”“全部”与“分答”二级导航“小讲”“问专家”“精选”很相似。从界面整洁度来说,“得到”体验感觉要舒适的多,它没有喜马拉雅FM那样繁杂,二级导航与底部菜单数量整齐划一,给人感觉整体舒适;

“喜马拉雅FM”和“分答”把搜索工作做在了顶部,而“得到”把搜索工作放在了左上角,这个对于用户来说还是很方便,至于是左上角还是顶部看用户是单手操作还是双手操作。

3.3.4播放页面

【交互】

首先从色彩上分析“得到”、“喜马拉雅FM”的主色调上,包括“进度条”、操作按钮比如“暂停”键等,均采用logo的颜色,整体上比较有品牌效应,颜色比较统一。

“喜马拉雅FM”播放页面,作者的图片,弹幕、操作功能、以及栏目介绍、底部可评论、喜欢,整个页面排版满档,没有空间感;

“得到”播放界面分为三个部分,操作功能在底部“下载”“文稿”“点赞”“分享”,整个页面大胆留白,时下流行的性冷淡风;

得到随时听页面

【交互】

用户体验上对“随时听”做了如下几点建议:

1、 建议设置页面不要占据主页面,随时听的功能就是随时随地想听就听,没有必要设置时长,如果强行设置时长,请将推荐的音频时长总和与设置的音频时长匹配;

场景1:小明在地铁,戴着耳机拿出手机,点击随时听,预计地铁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大概60分钟,此时小明选择音频时长30分钟,小明将手机放在了包包里,并很放松的听着音频,听着大概30来分钟的样子,音频戛然而止~~~这时候小明很纳闷,怎么突然没声音了,拿出手机查看发现音频播放完毕了~~继续听需要再次点击“随时听”,在操作一遍刚才的流程。。

2、 系统随机推荐音频后,音频自动播放,没有考虑用户所在场景,并且立即播放用户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建议加一个是否立即播放的提示或者让用户主动点击播放后再按钮进行播放。

场景2:小明在地铁,边走路边玩着昨天朋友圈里推荐的一款名为“得到”的app应用,随便点击了一下功能菜单,点到“随时听”,系统随机推荐后,就立即播放了,突然手机里传来的音频将小明吓了一跳并且小明一句也没听清楚内容,并立马关闭了音频~~

3.4 运营模式

3.4.1 运营模式

3.4.1.1 得到的运营模式

秉承“替别人读书”的宗旨,把知识变成速消品。通过汇集各类大咖,打造订阅专栏,提供丰富优质的知识资源,但是不提供系统课程,所以倾向于范围拓展型的阅读学习工具。通过罗辑思维引流的优质资源和用户,创造性的知识获取和传播方式,是得到的优势。除大咖专栏外,通过每天听本书、电子书等其他知识产品、商城中实体书和周边产品、线下路演等拓宽了经济收入。从精选和价值上做“小而美”的内容,目标用户是消费知识型的智能移动设备用户,目标价值:替你筛选、给你更有价值的知识。

3.4.1.2 喜马拉雅的运营模式

一款产品覆盖面广,收听节目种类齐全,资源丰富的电台APP。用语音形式做知识与内容“大而全”的极致。喜马拉雅涉及广阔很好的解决了不同场景下满足同一个人的不同需求,各种分类频道满足全网用户对各类知识的需求,目前看在类似教育学习、金融理财、亲子育儿、娱乐休闲的市场机会增大。收入模式已经打通了广告+电商+会员+增值服务,在目前海量的用户基础下,这些业务都会有正向的发展。不过作为内容传播,如何在这么多的内容下面让用户快速找到想要的,推荐给用户真正需要的内容是关键。目标价值:解放你的双手和双眼、让你自由阅听。

3.4.1.3 分答的运营模式

本着“搜索不到的,上分答”的理念,分答抓住了知识付费平台兴起的关键时刻,在做专业知识问答的同时,还抓住了网红经济的风口,利用果壳网积累的资源,邀请大量的网红进驻,使得产品引爆朋友圈,采用语音问答的方式,相比于文字问答,语音是不可模仿且单向的,加强了给用户直面网红、专家和达人的体会。当前问答的内容最为火热的部分是情感专栏和一些网红名人的隐私问题,其他栏目的基本上提出的问题少有解答,其实相对是走向泛娱乐化的发展。

3.4.2 运营模式总结

喜马拉雅定位于一款产品覆盖面广,收听节目种类齐全,资源丰富的电台APP,类似电商中的淘宝;分答是一款付费的语音问答平台,更倾向于一个获取答案的信息平台,可理解为语音小百度;得到秉承“替别人读书”的宗旨,从精选和价值上做“小而美”的内容,为提高自我知识储备阅读学习工具。三者虽然都划为内容服务平台,但在运营模式上各有不同。

3.5 市场策略

从整体的融资策略上看,得到是逻辑思维旗下一款知识订阅APP,目前未对外进行融资; 2016年6月喜马拉雅C轮融资,城市传媒拟投6000万占股1.45%。此前,喜马拉雅FM已于2014年先后完成了A轮1150万美元、B轮5000万美元融资;果壳网旗下产品分答在2016年11月份宣布,已获得腾讯的A+轮战略投资,截止当时累计融资额超过2亿人民币。

从整体的宣传策略上看,得到主要利用逻辑思维的粉丝转化以及产品内容的吸引力进行宣传,如行业大咖的分享;分答则是借助网红的力量实现产品的对外宣传,分答更偏娱乐方向;喜马拉雅主推UCG与PGC相结合的模式,UGC负责内容广度,主要贡献流量和参与度,PGC维持内容的深度,树立品牌、创造价值。

虽然三款产品都非常注重利用媒体对外宣传,如科技类媒体垂直平台虎嗅、36kr等等。但是,三款产品在媒体中的曝光情况存在差异。例如在36kr,含 “喜马拉雅”的搜索结果约256条,其中绝大多数为有关喜马拉雅的高质量报道;含“分答”的搜索结果约167条;含“得到”的搜索结果约10465条,含““得到”App” 的搜索结果约48条,含“罗振宇”的搜索结果约180条。“得到”这个词组用的地方很多,搜索出的文章质量不高,增加了媒体宣传的困难度。

总体上来看,三款产品在市场策略上各有其资源与特色,但就对待市场宣传的强度与力度来讲,喜马拉雅更胜一筹,分答做的最差,而“得到”借助逻辑思维的资源优势在三款产品中处于中间位置。

3.6盈利模式

3.6.1 得到的盈利模式

得到正处于B轮融资阶段。作为一款上市时间较早的知识付费类产品,得到目前要做的是需要证明自己已有付费模式可以为公司带来持续盈利。得到的主要盈利模式有:1)专栏订阅,2)付费听书,3)电子书销售

专栏订阅

得到现在正共计25位KOL,大咖UGC,知识人 IP等开设了专栏。专栏付费价 199元/年*人。各专栏独立收费,专栏涵盖知识传播,思维方式,教育类,艺术修养,财富管理等。主打人群为有明确目标的知识功利型\理念型付费人群,以及修养型知识付费人群。

按网络大数据得到的结果,得到的用户模式在2017年有可能达到300万。假如其中5%的用户转化为专栏付费用户(有些人可能购买不止一个专栏),则产品收益可达千万级别。

每天听本书

每天听本书,旨在通过对书籍的精练浓缩,快速了解掌握一本书的精华内容。比较适合于中度重度的阅读爱好者。收费标准为365元/年*人。按上面所述的300万用户积累量,付费转化率在0.5%左右(本项应用收费较高),则产品收益

电子书

电子书销售板块。目前看来电子书的销售板块做为专栏订阅的延伸产品。本身分类以专栏作家主推知识社群的图书为主。图书产品的本身选择没有什么规律,单本价格不高,普通为5元~30元之间,经常会以书单形式推荐结合产品。在已订阅的重度用户里,会有扩展性的销售,预期付费转化率为2%。由于电子书边际成本低,可做为现阶段盈收的补充。

3.6.2 “分答”的盈利模式

分答做为首批上线的知识付费类产品,在2015年即完成了Pre A 轮融资。分答的知识传输理念,在于贯彻创始人将“马桶时间理论”变现和利用的应用。主要的盈利方式是:1)问专家,2)小讲(社群话题),3)快问(专业解答)。

问专家

问专家是充分利用的知名人士,专家,当红明星等粉丝效应来带动的粉丝经济。入驻的“专家”、名人、明星,可设置每次提问的金额。信息内容为1分钟。分答平台可得到答题金额的10%分成。同时,由于设置了1元偷听模式,使得提问者和解答者都能获得额外的收入,使得双方更有意愿在社交平台上传播分享。

小讲

相对于问专家,(只能得到1分钟左右的信息量),小讲可以选择热点话题或热点内容,进行系统化的,较长时间的信息获取。小讲的UGC提供者门槛更低,对专业性要求较强。价格比较亲民,一般小讲价格维持在5~15元/人。之间。平台对每个购买的小讲付费提成10%,由于边际成本低,所以积累下来可获得很可观的收入。

快问

快问(专业解答)。旨在通过提问者以悬赏的方式,在细分垂直领域(目前上线的医疗,情感,法律,育儿等)内,通过少量报酬,使提问者快速获得专业人士咨询。付费门槛低,一般为10元左右。目前快问版本还处于市场培养阶段,分答并未通过快问来获得收入,但一但形成较大规模的专业领域后,通过分成方式,很容易获得收入。

3.6.3 “喜马拉雅FM”的盈利模式

喜马拉雅FM主打眼睛或屏幕被占用的应用场景(耳机经济)。其本身定位为移动电台,不算纯粹的获得类知识分享应用。主要盈利模式为 1)有声书,2)直播,3)付费讲座。
有声书。

选择优秀的PGC和热点IP小说内容。将其音频化。并分割成片段(集,每集20分钟以内。)出售给受众。喜马拉雅FM采用喜点币在应用内购买方式(1喜点币=1元人民币)。每集购买价约0.2~0.4元。常规的有声书约50~100集。热点IP约300集(或更多)。

直播。

3.7 用户数据

本章节用户研究数据均来自易观千帆 – 基于海量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数据进行挖掘的大数据产品。

得到,喜马拉雅,分答于07-06-13下载量/实施排名/关键词

3.7.1 得到APP

安卓下载量1478万(截止17-06-13)

3.7.2 喜马拉雅FM

安卓下载量6.67亿(截止17-06-13)

3.7.3 分答
安卓下载量699万(截止17-06-13)

3.7.4 三者用户数据对比17-02

3.7.4.1 APP全网排名

3.7.4.2 APP日均规模

3.7.4.3 APP渗透率

3.7.4.4 APP用户粘性

3.7.4.5 APP用户构成(活跃用户)

性别分布

 

年龄分布

 

地域分布

 

消费能力分布

 

品牌分布

 

运行商分布

 

用户渠道分布

 

3.7.4.6 用户竞争

重合用户

领域独占

4.总结

在知识获取形式不断革新、知识划分领域不断细化、知识提供者的数量持续增加的环境下,“知识付费”在未来会获得更多学习者的认同,知识青年大军也会持续增长。由此可见,知识付费类产品要想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找准自己定位,打造产品特色。建议:

• 个性化书单推荐是非常有付费潜力的知识产品,可以增强内容互动和用户粘性;

• 进一步优化现有“随时听”功能,使设计更加贴近用户收听习惯,方便用户使用;

• 把握趋势,满足用户获取知识社交化的需求;

• 增加用户对内容喜好的反馈功能,深入挖掘用户兴趣,更精准的向用户推荐内容。

加入90天产品经理实战班,这样的作品你也可以有;在学习产品知识的同时,通过实战真实再现产品研发过程中的点滴,学以致用。
推荐零基础的同学快速入行产品,产品基础不牢固的同学掌握产品经理必备文档的规范写法,系统学习产品知识,构建产品知识体系。
>>戳此了解课程详情,抢占学习名额<<
详细咨询班主任Eva,QQ:3109957246

90天产品经理实战班

帮助转岗/入行的零基础运营/产品人,掌握运营/产品知识+技能,胜任运营/产品岗位要求。

课程

在线咨询

产品课程
1878830836
运营课程
1467455307
总监课程
1983442169
企业培训
1186406600
电话咨询
1868201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