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故事 | 我用2年从运营小白做到产品运营组长,我想告诉你“做运营最重要的是…”

班主任小月:本篇是由起点课堂开设的运营体系课程第16期优秀学员 @阿水同学 的心得分享。在学完运营课程之后,她通过2年的努力,从运营小白晋升为负责多产品的组长,我们一起来看看她这一路的收获和经验分享~

>>戳此了解课程详情,抢占学习名额<< 

大家好,我是阿水,是咱们起点课堂运营班第16期的学员。

我目前在某大厂任B端产品运营岗位,学完课程之后,从一个刚入职运营的小白,做到能够独立负责多个产品的组长,也在第二年完成了岗位的晋升。

可能与其他完成更大跨越的大佬们比不了,但于我而言,这个系列的课程在我作为运营小白的迷茫期时,帮助我体系化的完成了对运营工作的了解,从琐碎工作中找出条理,学会用运营的思维去思考为什么?以及作业达到优秀时得到的肯定,既让我有了继续深入运营的信心,也让我有了更优质的交付工作的能力。

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来给大家做一些分享。那今天的分享主要会从以下3个维度来跟大家聊一聊:

1.运营必备的思维有哪些?

2.如何做好运营计划?

3.如何好好学习这门课程?

 

作为一名运营,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那我们先来聊聊第一个问题,你认为作为一名运营,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呢。

就我个人的浅薄见解来看,我觉得不管是从0开始进入运营坑,还是已经有几年运营工作经验的人,都应该培养四大底层能力:系统化思维、节奏感、数据驱动、敏感度】。

那下面给大家讲下今天想说的第二块,运营必备的思维有哪些?

 

运营必备的思维有哪些?

做运营有很多思维,我个人认为最需要的3个思维应该是:【结构化思维、流程化思维和数据化思维】。

01/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在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工作任务或者难题时能够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深刻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系统制定行动方案,并采取恰当的手段使工作得以高效开展,取得高效成绩。当你这样做事的时候,你就拥有了结构化思维”。

直白点来说,就是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流程,并养成潜意识思考的习惯。

这里的关键在于发现问题的方式方法,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以及如何系统性的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把我们混乱的,无逻辑的思考方式,变得有结构有逻辑。结构化思维对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进行问题思考、实践、汇报和总结是非常有效的思维方式之一。

很多刚入门的运营新人,包括我自己刚参与运营工作时也是,这个阶段的同学大多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沟通时表达不清,主次不分明,不能让听的人快速明白你在讲什么。比如说,领导问你这次活动准备怎么吸引更多用户参与?

  • 没有结构化思考的同学可能会说,会通过发红包或者是宣传海报来做,或者是做个裂变活动等等。
  • 那有结构化思考的同学可能会说,“常见用户吸引的方式主要是有五种,分别是:概率性获奖刺激用户、价格优惠刺激、比赛、完成任务拿奖励、让用户参与创造某个有意义的事件,这几类。我们更适合用后面两种吸引逻辑,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第二,第三……”。

其实上面两种说法没有对错之分,只不过前一种听完后感觉很散,抓不住想表达的重点,领导也不易判断你说的是不是符合当前现状,不方便决策,后一种听完后,会觉得有逻辑思维和全局观。这一下子领导的感知就不一样啦。

这种结构化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去快速获得的,特别是在运营的工作中,我个人是有比较深入体会的。

那我们要怎么去锻炼自己结构化思维的表达能力呢?

简单点说,就是自己先把搜集到的信息、数据等,按照某种逻辑进行归纳分类、抽象概括,总结出主要思想。然后在给别人讲述的时候,先说结论再说论据、先说框架再说细节、先说重要的再说次要的

这种自上而下的表达方式,通过结构化思考,有结构、有规律地表达出来,可以让你的思考问题有逻辑、解决问题有效率、与人沟通更清晰。

 

02/流程化思维

流程化思维是指:“思考时做到从整体到局部,按照参与者和流程顺序,将一切相关的活动步骤和内容进行梳理,然后不断优化的思考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根据步骤制定框架来辅助思考,将碎片化的信息进行系统化的思考和处理,从而理清思维的层次,更全面更细致的思考。

当你准备去做一件事之前,先梳理流程,谋定而后动,这就是流程化思维。运营每天要处理的工作有时候是非常琐碎的,经常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或者部门沟通交流,处理非常多零散的事儿。如果缺乏良好的思维方式,那么你肯定会经常焦头烂额。

我是在观察一个老前辈学习后发现,一个优秀的运营在遇到问题后,会先回归到流程,先把整个问题的全流程梳理出来,然后再从流程中去寻找发现关键点,以求获得解决方案。而对新手运营来说,则更可能会直接拍脑袋给出解决方案。这就是老手和新手的区别。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要做一个活动,但是我们之前从来没做过,那大家接手的时候可能突然就懵了对吧,无从下手,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先从网上搜索相似的一些活动,总结出做一个活动的流程大概是什么样的,比如说我发现,一般来说一个活动都包含5个部分,前期方案准备——活动宣传——上线准备——活动上线——活动结束,列出来每个重要节点后,我们再继续针对活动流程的每一步进行细分、补充,让活动连贯顺畅起来。

比如说活动宣传这块,我们可以继续拆分为,宣传渠道、宣传素材、推送时间、频次等内容,每个节点都可以继续细化,这样你要怎么做好一场活动就一目了然啦。我们在工作中也有了方向。

如果大家仔细总结和回顾自己的工作时也会发现,在日常的运营行为中,都是可以基于某个目标,梳理出一个基本流程,而且每个流程上的关键环节就是我们达成这个目标要做的关键事项。每个关键环节都会有与之对应的关键手段和做法,并且可以细化到人、事、钱、资源、场景、时间、预期效果,而基于这7个维度的进一步细化,就可以形成具体的运营SOP。

 

03/数据化思维

运营活动本身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流程,基于数据有效的分析,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并驱动我们的整个运营优化

那我们数据思维应该如何训练呢?首先我们需要:

a、提升对数据的敏感度。

举个最基础的例子,每个平台都有自己需要关注的指标,比如用户运营的同学可能每天都需要了解平台的日活、月活、GMV、ROI等数据,数据有异常波动时一眼就能发现问题,这就是数据的敏感度。

我们要了解数据是如何反应业务情况的,在数据的日常工作中带入业务思维,我们就能知道这个数据指标在业务中代表的是什么,这个数据在什么样的水平算是正常的,如果遇到受节假日或者活动营销影响的话数据又会是怎么样的?

再深入一点来讲,我们要养成对数据深挖的习惯,知道数据是怎么来的?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判断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数据结果的准确性。

 

b、养成对数据指标拆解习惯

拆解能力决定了我们是不是能有效处理和解决复杂的事情,简单地说,就是按照各个不同维度进行数据的拆分,定位当前问题,从问题核心出发拆解影响因素,最终确定验证角度。

比如销售额下滑了,销售额=销售数据*单价,销售数据还可以拆分为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那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发现是具体那一个渠道下滑,这样一层层抽丝剥茧的分析更具有针对性。

我们还可以根据漏斗来做一些流程化的拆解,比如拉新就是一个链路比较长的业务场景,涉及到页面曝光、用户点击、用户填写信息、客服回访、用户下载、激活、注册、下单等一系列业务环节,通过漏斗图我们可以很快发现业务流程中到底是哪个环节存在问题,从而确定业务瓶颈。然后根据问题来制定解决方案。

 

c、常用数据做多维度对比

还记得我在上数据运营课程时老师说过,“没对比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我一直记到现在,在做数据分析时也时刻提醒自己。

对比虽然是最简单的,却是在培养数据思维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所谓对比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差异,从而揭示这些数据所代表的事物发展变化情况和规律性,来帮助我们判断业务进展情况以及追踪业务是否有问题。它的特点是:简单、直观、量化。即以非常直观的看出事物某方面的变化或差距,并且可以量化、准确地表示出这种变化或差距是多少。

对比分析思维的分为两类: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

静态比较即在就是我们常说的横向比较,举个例子来说:女朋友问你“你觉得我胖么?”你去拿全国女生体重平均值和女朋友体重做对比,这就是和行业比。一般来说,同业的数据来源主要公开发表的数据,包括上市公司的财报、主动披露的数据等等,数据的信息源不同其准确性也会存在各种差异,但是通过仔细分析还是能得到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取决于每个人数据思维能力的高低。

动态比较是指在同一总体条件下对不同时期指标数值的比较,也叫纵向比较。还是上面这个例子:比如女友问“我比上个月胖么?”就是和自己比。一般来说,我们会进行同比、环比等方式,通过趋势图观察一段时间的走势,这是常见的比较思路,但是注意不要忘记最初设定的目标。在工作中会发现有个问题就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同比环比之后,指标都上涨了,营造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但其实并没有达到我们的目标,只是基准值太低。

这2种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使用。纵向的是因果,横向的是相关。但是在对比分析的时候要遵从以下原则:

  • 对比对象要一致
  • 对比时间属性要一致
  • 对比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要一致
  • 对比数据源要一致
  • 最后就是多比较

在日常工作中时,我们要养成的,遇到问题时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先看数据,而不是讲“我觉得”。我的个人经验是,在决策之前,你得先有一些自己逻辑上的分析,然后再基于数据修正认知,最后做出判断。

锻炼数据思维最好的方法,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尝试多问问题,多努力寻找数据。当看到某个数据的时候,多问:数据是用什么方式采集来的?采集时间范围是什么?具体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而不是不管数据来源,张口就说:我就感觉这个数据不对……(当然,你可以“感觉”不对,但是这个感觉,是建立在你经常观察这类指标,知道基准线的情况下,比如说平台的日活月活等数据)

当遇到大小多少快慢好坏一类判断的时候,多问:指标是什么?标准是什么?而不是不管判断标准,张口就说:我觉得对!/不对!

当遇到决策的时候,可以多问:我依据什么做决策?结果用什么衡量?要做到什么程度?如果条件数据大小变化,我会改变决策吗?而不是张口就来:我有从业十年经验,按照我说的准没错。

虽然有可能问这么多问题我们也找不到答案,但是练习多了,就会养成:遇事想数据的好习惯。在有数据支持的时候,就能做出更好的判断。

 

如何做好运营计划?

首先我们来说下为什么要做运营计划?

其实每个公司都有每个公司的工作方式和节奏,拿运营计划来说,每个月有做运营计划的公司并不多,能够完全按计划执行落地的就更少了。大家可能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运营计划我做了,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就没按照制定的计划执行过,后来也就不做了。

那为什么我在这里要单独说一下这个板块呢,是因为我觉得在工作中来说,做好计划是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特别是在运营这样有很多细节点的岗位上。可能我们的计划没办法针对公司做到决策层面的事情,但最起码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控好自己工作内容的走向。

 

那我们怎么做好自己的运营计划呢?

做运营计划其实很简单,计划的三要素:人、时间和工作内容,一句话就是谁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甘特图、进度表。做项目开发的都会有项目进度表,也就是计划。

做运营计划很考验做计划的人对全盘的把握,你做全公司的计划和做单个工作模块的计划所消耗的脑细胞是完全不同的,根据不同公司岗位的特性,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两类运营计划:

1)是根据自己的岗位工作来制定后续的工作安排和节点,

2)是根据公司目标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制定的从上到下的运营计划。

第一类,这类主要是做好自己负责工作的运营计划。

比如你是新媒体运营,那在你的运营计划中,你可以先商定好本月的发文选题、发文时间和发文内容的标题等,这样在每个节点做什么事情就非常的清晰。时间也不要做的特别长,计划时间越久,精准度就越低。举个例子,你定下周工作计划,写十件下周要做的事和下周的工作目标,准确率能做到95%以上,因为时间离得近,如何发展,你是很有把握的。

第二类,运营计划与公司目标是强关联的。

就我待过的几家公司,都是会定好年度需要达成的GMV或者收益目标的,而运营的计划就是围绕如何达成目标来制定的。比如以外卖为例,比如公司全年GMV要达到一千万,GMV=点击UV*访购率*客单价,而我是增长运营,那我的运营计划可以围绕如何提高用户留存、活跃和转化几个部分来做。

但通常在工作中这两类计划没这么割裂,它们是相互融合的,你的运营计划中既会有这类从上至下的目标导向性计划,又会有围绕这个目标产生的一系列宣传类、方案类、分析类等工作计划,我们可以都展示在同一个计划里进行管理,提醒你在每个节点需要做完什么事情。

有的时候运营计划拍脑门就定出来了,或者深思熟虑地定出来了。

计划做出来不容易,但做出来了就是一个稳定的事,难就难在如何完美的落地。计划里包含的是人、时间和工作内容,时间和工作内容都可控,唯一不可控的是人。比如我们在上面举的新媒体运营的例子里,要是老板插入别的选题,或是有什么热点新闻要追怎么办呢?这样的问题可能无可避免,那我们可以给事情排好优先级。定量要有,也要留有变量的空间。

有个窍门是,大家做了运营计划后一定要拆分成周计划,每周周会时,与涉及到的各方去同步,对齐信息,有统一的思想和目标,我们做的运营计划才能更好的去落地。

如果你能够定出计划,且百分百的按照计划去执行,实现预期的目标。那你的运营水平绝对在大多数人之上啦。

 

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在报名的时候,其实我是非常犹豫的,对自己的自律其实没那么大信心,但是我个人认为做任何事情,最难的是开始的那一步。

那我后来是怎么坚持学完了全部课程并成为了优秀学员的呢,在于一定要梳理一个清晰的目标。

我上这个课之前,我是刚转岗到产品运营部门,大概是有半年经验这样。

我希望能够通过课程对整个运营有一个更全局性的了解,重点关注产品运营这个模块,达成提高工作能力的目的,完成每次的作业,这就相当于是我的里程碑节点

后面可能很多同学会觉得听课会花费自己很多时间,这个确实是不可避免的,但各种鸡汤文不是说嘛,下班后的几小时能决定你的人生。可能没那么夸张,但是时间花在哪里,日积月累是能看到不同的。

课程内容因为干货很多,咱们这样的上班族可以在上下班地铁的时候专注的听一遍课程,第一遍在于有一个初步印象,写作业时你会发现各种没关注到的漏洞,再听第三遍第四遍时可以有重点,带着疑问去听。

如果对课程有任何不理解的地方都可以随时记录下来,直接发在群里和同学、老师们一起讨论,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给你更多“原来如此”的瞬间。

我还记得有位学霸同学在老师点评完作业后,还完成了作业的再次优化,这样的行为还蛮刺激我的,从优秀的人身上学习,所以我也根据老师的点评,完成了作业的再次优化,最起码要做到重要要素齐全并做到我可以想到的最好。同时我也会利用在课程中学到了一些公式拆解法,重新去评估、复盘我以前做的活动。

阿水同学的高分作业

 

那总结来说,如何学好这门课程有3个点:

  1. 第一点,给自己制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并分为各个里程碑式的节点,可以在到达一个里程碑后给自己一些奖励,激励自己前进。
  2. 第二,注意听课质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业可以帮助你检验是否真的已经掌握了老师讲的这些知识,或者尝试着给周围的人讲解课程内容,看看是否真的已经深度理解了。
  3.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家在听完课之后,学习到的内容要运用到工作中,课程内容跟你的工作内容相结合。大家记住,要刻意练习,比如说可能新媒体运营的同学觉得,”活动运营好像跟我的工作内容没什么关系“,其实活动方案里讲到的甘特图、项目计划表等内容,也是可以运用在新媒体运营中的。

现在是相当于,老师给了你一套成熟的方法论,你要学会在日常工作中去学会运用好它。《刻意练习》这本书推荐大家可以去深入看一下。

好的,那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最后送给大家一句最近常听到的话,“想是问题,做是答案”,行动起来呀同学们。


加入《互联网高薪运营培养计划》,你也可以从用户、内容、活动、数据四大方面掌握运营系统知识体系,达到运营岗位要求。

>>戳此了解课程详情,抢占学习名额<< 

详细咨询课程班主任小月   

互联网高薪运营培养计划

帮助0-2年运营人,快速构建运营知识体系。完成转岗/升职的目标。

课程

在线咨询

产品课程
1878830836
运营课程
1467455307
总监课程
1983442169
企业培训
1186406600
电话咨询
18682011582